02 成年之后,回看过往,不由感叹,原来小孩子才是最具“仪式感”的人。 随着年纪的增长,回家好好过年,也成了我们给自己,给家人开出的一张空头支票。 小时候最具仪式感的过年,也变成了现在的凑合着过吧。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过得平淡庸常,缺少仪式感的生活在本就平白的画卷上刻意隐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 即便是接近年关的喜庆日子,我们也将生活打成了一段波澜不惊的太极,出了前招,忘了后招。 近些年我会觉得,有仪式感的过年,就跟谈一场有仪式感的恋爱一样,面对恋人,你总不会摆出一张扑克脸,整天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吧。 两个人的相处之间,情人节要有仪式感,交往纪念日要有仪式感,彼此生日的时候更要有仪式感。 在一些特定的时间,特定的地点,做一些有仪式感的事,真的会让心情通畅很多。 你或许也会觉得,这事儿好像也没那么麻烦,捎带着把它给做了,从前从没觉得有什么用处的仪式感也就跟着来了。 生命本就多艰,何必要给自己找麻烦呢? 就像在理财圈里有这样一句话——你不理财,财不理你;生活中亦是同样的道理,你不好好过年,“年味和喜庆”自然也不会理你,一年中的某几个日子里,我们只需要多做一点,就能体会到完全不同的心情。 钱钟书说,生活大多数时候都是平淡无奇的,柴米油盐的琐碎和两点一线的乏味重复中,很容易就把生活过成一潭死水,而我们还在不断抱怨它为何如此沉闷无趣。还好还有生活中的仪式感。 之前看到网上,郑州一位ID为晨曦的妈妈,一年365天,每天都给孩子做不重样的早餐。 这位妈妈说,每天坚持给孩子做早餐,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吃着健康,也是给自己平淡的日子里增加一点仪式感。 晨曦妈妈每天最开心的时间就是看着孩子坐在餐桌旁,等待孩子说一句“好吃”,脸上溢出笑容。 德国作家洛蕾利斯写过一本书,《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》。 书里说:有仪式感的人生,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。不是为他人留下什么印象,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,充满热忱地面对生活。 一年的时间,说长不长,说短不短,不过是弹指一挥间。 不喜喧闹,害怕麻烦的人,把仅有的仪式感用在“好好过年”,生活会更加精致而丰满。
|